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校友风采>>正文

【校友专访】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李娜

日期:2020年03月28日 09:23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李娜校友


 感恩节后的一天,我们终于在东莞市广播电视台见到了李娜师姐,刚开完会的她,身穿职业服,步履匆匆地向我们走来,干练敏捷,优雅得体,脸上挂着笑意,亲切而自然。刚在广播电视台的书吧坐下,李娜师姐就对我们说:“刚开始听到你们说要采访的时候,我觉得‘采访’这个词太严肃了,不如我们就当校友间的一个往来吧,随意聊聊。”是的,我们就这样随意聊了两个小时,师姐聊了她在莞工求学的青葱岁月、她从市委宣传部到电视台的事业轨迹、她的人生感悟…在这个微冷的初冬季节,师姐朴素的话语给了我们许多温暖的启示。


 

论成长:书信成了我和父母传递思念的纽带

李娜,塘厦人,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师,研究航空测量,母亲是一位行政人员,李娜从小生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之下。当李娜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把她送到上海求学,寄住在上海亲戚家,由奶奶照看。谈及当时的原因时,李娜说:“一方面是当时东莞的很多老师都逃港了,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所以我在东莞读一年级的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不好,甚至连阿拉伯数字‘5’都写反了;另一个方面是父亲的视野比较开阔,认为我在上海接受教育会好很多,尽管当时母亲舍不得。”

小李娜在奶奶的陪同下去到了上海,重新从一年级开始。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展现在小李娜面前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没有人陪她聊天、玩耍,这个时候,书走进了她的世界,给幼小的她带来一点点抚慰。李娜在放学后经常去亲戚家附近的书店看书,沉浸其中,三月而不知肉味。就这样,优美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精妙的故事情节给李娜打开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那个时候的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大人书,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看完了《红楼梦》,四年级看了《水浒传》,看得多了就有感觉了,看得多了就想表达”。从一年级开始,李娜每个月都给父母写信,书信成了李娜和父母传递思念之情的纽带。或许,正是陌生的环境以及书的陪伴,小时候的李娜就对文字有一种天生的敏感。

 由于不能够异地高考的政策,15岁的李娜在上海念完初中之后就回到了原籍东莞念高中。“又或许过于对书的痴迷,我偏科了,还很严重”,她说。在当年的高考中,李娜考了语文单科全市第一、全省第四的好成绩,但是由于数学在平均线以下,她最终来到了来到了我校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的中文系。当谈起这段经历时,李娜坦然地说:“一切是最好的安排,只能后悔做过的事情,不能后悔自己的经历。”

 

论大学:当知识忘掉之后,我还有所剩下

 1991年,李娜进入莞工就读,她很快就适应了校园生活,并显示出出众的文字功底和领导能力。由于志同道合,李娜和班里的同学创办了《摘星社》杂志,并担任社长,“我们对文学的热爱就好像星星之火那般,希望能够点燃大家内心深处对于文学的喜爱,吸引更多人参加”,李娜说出了取名为《摘星社》的原因。与此同时,校内已然存在的杂志有《王屋情》、《红土地》,而《摘星社》主要刊登杂文、诗歌、散文,这本杂志在当时完全是纯手工制作的,从封面到内容,都是自己画画,连同题词也还是学生题的。青春的气息、文字的情怀使这本杂志广受同学们的欢迎,不仅在校内发行,而且也和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合作。从无到有,从零到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当时最主要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我深刻地记得第一本杂志的油印费是由一个同学从他的伙食费中拿出30多块(当时一个月的伙食费就100块),我们每天早上轮流给他打早餐。”筚路蓝缕,忘我的付出终使《摘星社》成为培育着思想的土地。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摘星社》连同《红土地》举办了一个名为“摘星的晚上”的晚会,李娜担任晚会的总策划,“就在莞城校区一饭,当时整体的筹划,美工,节目的收集、排练、编剧都是我们在负责,服装是去广州借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娜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脸,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二十年前的那场晚会,“当时排了话剧《雷雨》,原创了几首歌曲,并且编了几个舞”。满是繁星的夜晚,一场“摘星的晚上”活动把大部分的青年人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有说有笑,最不羁的青春在那个浪漫的夜晚释放。然而半途还是出现了状况——音响坏了,没有声音,晚会只得终止了。说起这段经历,李娜还是略带遗憾地说:“我们当时很伤心,辛辛苦苦了几个月,一心一意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却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或许遗憾才是青春的注脚,然而李娜最怀念的就是那段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全身心投入的时光,无论是创办杂志社抑或是举办晚会。

在大学期间,李娜除了创办《摘星社》,还成立了家教社和戏剧社,并担任学生会社团部部长,还是学联的副主席,曾作为团代表参加过市的团代会。这些经历都给李娜提供了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这些都是书本无法给予的,这正如教育的一个俏皮定义:教育不是你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忘掉后还剩下的。除了参加学生工作,李娜还积极投身社会调研活动,例如替公司进行市场调研以及调查凤岗镇的土地出售、出租和厂房出租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不同,这也为李娜今后进入顺利进入市委宣传部埋下了伏笔。

 

论转变:从“灭火者”变成“导火索”

 19932月的莞工人才招聘会上,李娜想成为一名文艺编导,于是向东莞电视台投了一份简历并获得了面试的机会。在面试的过程中,李娜出色的口才和敏捷的应变能力被市委宣传部的有关领导看到了,于是宣传部向李娜抛出了橄榄枝,经过一番认真的考量之后,李娜决定去宣传部面试。“当时面试了整整两个小时,和我一起面试的有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生和中山大学的本科生,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到乡村开展一个社会调查,这正是我所经历的。”李娜说起当时面试的情景时,心里十分感激在莞工就读时去凤岗村调研的经历,正是这样的经历以及地缘和人脉的优势,李娜顺利拿到了市委宣传部的offer,成为班里第一个拿到offer的人。

 然而,文笔很好的李娜在工作之初曾因为一篇领导讲话稿遭到科长的批评,但李娜并没有气馁消极。相反的,从哪里跌倒她就从哪里爬起,“然后我就看同事怎么写公文,听领导的讲话,最后去背,最终我清楚地了解到领导的讲话风格并掌握了公文写作的细节”,李娜讲起了自己如何一步步适应新工作的过程。

 毕业后,李娜在宣传部的文明办从办事员做起,到06年调任新闻办,13年走访了东莞的四百六十多个村子(东莞总计五百九十一个村子),正是这样的丰富的基层经验,让李娜广泛地接触普通民众的生活。到了新闻办,李娜先后做了新闻科科长、新闻办主任,主要负责网络、新闻宣传、对外宣传,“简单来说就是‘管媒体’,充当一个城市‘灭火’的角色”,李娜这样解释自己的工作。然而,从2010年起,李娜调任为东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成为一个媒体人,从一个“灭火者”的角色变成了“导火索”。

 

论定位:电视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作为一个媒体人,李娜对于电视台的定位有自己的思考。她说,过去电视台是“党”的喉舌,只是从上至下的一个工具,信息的传递是单方面的;而现在已经不是“你讲我听”的时代,电视台已经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意味着你也要传递老百姓的声音。电视要学会讲“人话”,学习如何去讲一个故事,正如《东莞日报》的老社长所说的“党报的心,都市报的声”。历经了从“灭火者”到“导火索”角色变换的李娜,更加深刻地明白如何平衡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所以在平常的培训交流中,她总会提倡“天花板理论”,即是政府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做的事情,都鼓励勇敢的尝试,不断地跳,直至触碰到天花板——政府能够容许的极限。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电视台的唯一地位早已不复存在,当谈到如何在做好一个节目的同时保证收视率,李娜坦言道:“这个很难,很难。”她举了本土第一个舆论栏目《今日莞事》的例子,06年以“真实、善意”为口号的《今日莞事》诞生,新颖的新闻解读、善意的舆论批评让民众眼前一亮,一时万人空巷,每个人都热爱收看,创下了二十点的收视率,当时东莞街坊到了播放的时间,一定会说“不聊了,回去看《今日莞事》”。“虽然电视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但是新闻还在,我们还是会做的,毕竟内容为王还是不变的。”李娜说出了当下新闻人的忍耐与坚守。

 

在聊天的最后,李娜师姐一直坚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而且归根结底,生活在这个平凡世界的人都是平凡的,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在构筑着自己的世界,正如《平凡的世界》所说的——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得为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李娜师姐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全身心地投入,无论是大学时担任学生干部、进行社会调研,还是工作后坚守岗位、深入基层,李娜师姐都力求完美,做到不让以后的自己后悔,或许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行动,铸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黄天德/

 

上一条:【校友专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雪标
下一条:【校友专访】我是创客,我在路上——李结林

广东省东莞理工学院校友会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路1号,东莞理工学院行政楼B310

E-mail:812576175@qq.com

联系电话:0769-22861323

官方订阅号